麵窩是武漢地方性小吃之一,其特點是色澤金黃,入口後酥、口感俱佳。其實用“麵”來修飾“窩”並不貼切,因為它的成分中沒有麵粉,大部分是梗米磨成的米漿.還要加一定比例的黃豆漿,加蔥花、細鹽。色澤金黃,呈圓窩式,中間薄焦酥,邊圈厚柔軟,味正,含有蔥、薑、芝麻香,人口後酥、脆、軟,口感俱佳。
麵窩/資料圖
麵窩的製作:
食材:大米4600克,黃豆400克,精鹽100克,蔥花500克,薑末100克,芝麻50克,適量食用油
製作:
1.把大米放入清水盆中淘洗,去掉雜質,洗淨瀝出,仍放入盆內,加黃豆150克,用清水浸泡至水分滲透米內.瀝出,磨成細漿。
2.剩餘黃豆250克用清水浸泡至滲透.磨成豆漿,留用。
3.把大米漿盛入容器內,放入精鹽、蔥花、薑末攪拌均勻,再對入適量黃豆漿拌勻。
4.把食用油入鍋置旺火上,待油燒至八成熱,執鐵製團形窩勺,先將芝麻撒入窩底,然後舀一勺米漿放入窩內,用勺邊順著劃一道勺印,呈空心窩狀,放人油鍋中炸至一麵呈金黃色時,翻出鐵勺中的米窩。
5.用鐵火鉗夾著翻麵續炸至兩麵金黃色時取出瀝油即成。
麵窩的由來:
關於麵窩有這樣一個說法。說是麵窩始於清光緒年間,當時漢口漢正街集家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,名叫昌智仁,覺得燒餅生意不好做,就想辦法創製新的早點品種。經過反複琢磨,他請鐵匠打製了一把窩形中凸的鐵勺,內澆用大米、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,撒上黑芝麻,放到油鍋裏炸,很快就做出一個邊厚中空、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。人們覺得很別致,吃起來厚處鬆軟,薄處酥脆,很有味道,呂智仁稱之為麵窩。
麵窩製作哪裏學?
如果你想學習麵窩的製作,或者想學其他的名優小吃製作,歡迎來谈球吧app赛事分析小吃培訓學校學習。